首頁 arrow 傳記及詩詞 arrow 正史傳記 arrow 朝請大夫李公墓碣銘
朝請大夫李公墓碣銘 PDF 列印 E-mail
作者 李氏宗親會   
2006/07/16, 週日

右朝請大夫李公諱縝,字伯玉,濟州巨野人。故駕部郎中、贈太子少傅、諱景山之曾孫;朝請大夫、贈少師、諱瑑之孫;而參知政事贈太師、諱邴之嗣子也。公之家,自少傅之第四子。樂靜先生諱昭?者,學於高郵孫公覺、眉山蘇公軾之門,文甚高,而廉靜樂道,不求人知,仕元祐,及建中靖國中為起居舍人。至太師公,遂以文字行中朝,有重名於政、宣之間,及參建炎大政,又以忠節為詔所褒,退而老於江海之上,餘二十年,當世益高仰之。公生有奇質,警悟絕人,年十二三時,賦盆池詩,有「疑與月相吞」之句,故相何桌一見嗟賞。既長,益自植立,務記覽,為詞章,其言奧雅靚深,有非一時文士所及者。

而深自閉匿,惟恐人之或知也。性至孝,事太師公及母和國夫人,油油翼翼,無故未嘗輒去左右,雖近出數里,必取期以還。少以父任,補承務郎,監南嶽廟,差充福建路轉運司幹辦公事,再除轉運司主管文字。公以去親遠不欲行,太師公強遣之。至官,竟不一歲,兩易主管敦宗院以歸。未幾,丁內外艱,服除,連丐宗官舊秩,及為崇道祠官,退處於家,不復有仕進意。蓋方是時,秦丞相檜當國,猜暴叵測,故家大族,一罹飛語,無不糜碎,公雖棲遲冗散,猶懼不得脫。於是益務潛晦,息絕交遊,雖親戚,少見其面,如是累年,人亦莫測其意也。買園居第之東,結廬種樹,翛然其間,自號萬如居士,而為之傳,其詞曰:「居士少知讀書,通訓詁,不能洽浹如當世儒者,然亦無所不讀。其於授受必以義,接物必以誠,逕情直行,不屑毀譽。雖仕宦連蹇不遂,視一時儕輩官尊祿厚,而不肯一動其心。為敦宗凡三十年,官不易,而家益貧。常誦其先訓曰:『與其有求於人,曷若無欲於己:與其使人可賤,不若以賤自安。』以是當官及家居,未嘗求人知,而人之知之者,常出於意外。少慕阮思曠、向子平之為人。既孤,買宅東隙,地僅五畝,為屋數楹,植花數十本,竹百箇,而置常所閱書數十卷,朝夕徜徉於其間,雖金石絲竹之音,姬嬙環珥之飾,車馬旌旗之列,五鼎方丈之食,不以易其樂。性懶甚,不喜為文,酒酣興發,時為詩以舒懷;至其得意,擊節慷慨,自以為未後於古人。性謹密,而胸次蕭然,無所適莫,顧不喜與俗子語,稠人廣坐,或終日不交一談;而藜杖幅巾,率然乘興,訪高人勝士。於閒暇時,談世外法,至或忘歸。間問祖師西來意旨,僅識其趣,不能悟解也。」其胸懷本趣蓋如此,然知公者,猶以為文不足,而實有餘也。

秦丞相死,眾賢稍稍登用,丞相陳魯公雅知公,推挽甚力而不能致,乃白以為通判福州事,而公已病矣。連帥汪公應辰亦知公賢,禮敬之,且不欲煩以事,公曰:「食焉而怠其事,豈吾心哉!」力請,得復奉祠以歸。居二年而卒,時年五十有六,隆興二年(西元一一六四年)十二月某日也。

公娶趙氏寶文閣待制思誠之女,再娶馬氏中大夫安仁之女,皆封宜人。子男二人:諫承務郎,爽慧秀發,年甫十三,而讀書作文有兼人之功,公奇愛之,不幸蚤卒,公哭之哀,久而不能平也。訥今為從事郎,福州長樂縣主簿。女四人;其婿右通直郎徐樗、文林郎劉珫、進士周庭實、承信郎陳時可。孫男一人,啟宗,將仕郎。始,公葬太師公泉州南安縣石鼓山,而指其北百餘步曰:「此吾之所歸也。」卒之明年三月某日,訥奉公柩藏焉。又集公所為文十卷、梅百詠一編,藏於家。熹之先君子太史公嘗獲從太師公遊,而辱知焉。及熹試吏泉之屬邑,又得拜公函丈;每白事府,下退輒詣公。公必為置酒,留連竟日,論說古今,商略文字,皆極其趣;下至吏道物情、利病纖細,亦無不盡。至於有所難言,則其悼歎閔惻之情,未嘗不鬱然見於眉睫之間,熹以是知公非真無意於世者,意公猶且進而有為也。後三十年,再至溫陵而拜公墓,則其木拱矣。俯仰今昔,為之流涕,蓋不唯荒煙野草之悲,亦以重歎公之終不遇也。於是,訥狀公行來請銘,熹不得辭,乃為銘曰:

右史之德, 沖靖淵默。 太師之文, 泆為忠勳。 公承厥家, 克篤其慶。 惟德與文 ,既積而盛。
胡不逢遇, 達于事功。 浩其永歸, 閟此幽宮。 萬如之篇, 公實自贊。 銘以昭之, 不遐有歎。

 
< 前一個   下一個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