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 李氏宗親會
|
2008/04/13, Sunday |
清代乾嘉年間(十八世紀末),群聚墾殖於淡水縣海山庄三角湧地區(現為台北縣三峽鎮)的族親,號稱七大房,以「李進興」為公號,供奉玄天上帝為守護神,並立廟崇祀。當時,礙於知識淺陋,族親僅知家鄉為福建泉州安溪縣修仁鄉崇善里雲尾(現為金谷鎮轄),對族系上源也僅溯知至顯和公(諡號衷鏡,諱昭鸞,景山公系第十九世)。清末海運稍便,族親生計改善,有人還抵祖厝謄錄族譜,上源族系始漸清楚,而其時本地族親往生墓碑郡望仍多署「清溪」。大概到日據初期(西元一八九五年)兩岸族親或有交流,呼籲改用「仙景」的風潮流傳,「仙景李氏」的族系公號才獲得本地族親的認同。 據安溪舊譜記載,仙景李氏的肇基祖為景山公,原籍山東濟州鉅野縣。其孫邴公於南宋建炎三年(西元一一二九年)隨駕南遷,以資政殿學士參知政事致仕,退隱泉州,為實際南遷泉卅的始祖。且譜牒略載;周益公作神道碑,朱文公為草堂集作序,並提及伯父樂靜右史,五世祖濤公為五代時宰相諸事。然族親長老或因典籍難覓,或為白丁不識,都以為景山公以前歷祖不得其詳。 晚近,台北市信義區族親欽銘、仍鎮昆弟告知:景山公以上歷祖世系及傳記資料,已因周益國公文忠集「李文敏公邴神道碑」的出現而豁然貫通,循線藉助台灣公共圖書館資料查詢工具及四庫全書的普及,我族系一脈不僅可得與唐帝大宗相繫,且知名祖先之相關傳述,並可披覽無遺,大有助於我族系淵源流變的研究云云。我聞之欣然,乃不揣譾陋,踵續先祖遺緒,參與整修此一足以光宗耀祖的曠世巨作。 此編之問世,允將一掃台灣宗親信以為來台各房系都為火德公派下的盲斷,且復能廓清隴西郇王房的世系藩籬,光顯其珠聯玉綴千四百年的血脈,誠吾人畢生最痛快之事也。斯為之序。
|
最後更新 ( 2011/10/15, Saturday )
|